首页

美女帆布鞋踩踏调教视频

时间:2025-05-29 17:43:40 作者:商务部:敦促美方停止对华歧视性限制措施 共同维护日内瓦高层会谈共识 浏览量:61655

  中新网楚雄7月31日电 (记者 胡远航 韩帅南)恰逢火把节,有着“中国彝乡 滇中翡翠”美誉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,一片火红景象。来自17个国家的20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汇入人海,体验火把狂欢;并近距离了解彝绣、野生菌等特色产业,寻访彝乡“红火密码”。

图为中国·楚雄2024年彝族火把节现场。中新网记者 李嘉娴 摄

  楚雄是中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,拥有世界恐龙之乡、东方人类故乡、世界野生菌王国、中国绿孔雀之乡4张世界级名片。同时也是热情开放的“中国火城”、传承创新的“彝绣之都”、美美与共的“赛装圣地”,火把节、赛装节、野生菌美食节等节庆活动精彩纷呈。

  多彩的民族文化,吸引八方游客前来。刚刚举行的中国·楚雄2024年彝族火把节,设置祭火大典、万人左脚舞撒火把狂欢、非遗展示、彝绣动态展、拳王争霸赛、彝族摔跤表演、爬油杆等丰富多彩的活动,邀游客在“清凉一夏”中感受“火热”。单日最高接待游客量超34万人次。

  置身活动现场,加拿大搜罗传媒总经理陈林被火与舞的海洋所震撼。“熊熊燃烧的火把,打跳不断的人群,展现彝族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力。”陈林称。

图为模特展示彝族服饰。中新网记者 李嘉娴 摄

  在楚雄,和火把一样夺目的还有当地的彝绣。楚雄彝绣拥有1700多年历史,具有文化深厚、图案秀丽、构思巧妙、绣工细致、针法活泼、色彩浓郁的独特风格。经过近年来的发展,楚雄彝绣实现从“指尖技艺”到“指尖经济”再到“指尖产业”的转变,成长为亿元级产业,登上北京时装周、上海时装周、纽约时装周、米兰时装周等国内、国际舞台。

  参观完楚雄彝绣数字文化产业园·彝绣产品交易中心(下称“中心”),喜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本《留学生新闻》副总编龙丽华,忍不住入手一只彝绣包。和中心的大多数产品一样,这个包由专业人员设计,再由脱贫帮扶车间的绣娘绣制完成。

  楚雄州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俣介绍,为助推彝绣非遗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楚雄州成立工作专班,出台《关于加快推动彝绣特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(试行)》等政策体系,构建品牌化、产品化、标准化、数字化、普惠化、人才化的产业体系,形成“区域有园区、县县有企业、乡乡有车间、村村有绣坊”的发展格局。2023年,当地彝绣产业产值达10亿元;培育绣娘5.7万名,带动2000多名残疾人绣娘就近就业。

  “了解到楚雄彝绣的发展源自政府部门、行业组织、企业、个人多个层面的努力,我觉得很感动。”龙丽华说。

图为工作人员介绍南华野生菌产业大数据平台。中新网记者 李嘉娴 摄

  菲律宾《商报》编辑陈埏卫注意到,和彝绣产业一样,楚雄野生菌产业、果蔬产业也实现产品线上交易、可视化大数据中心等建设。

  在有着“中国野生菌之乡”美誉的楚雄州南华县,野生菌产业大数据平台不仅能呈现主要菌类价格区间、成交量、交易额等数据,还实现重点产区环境监测等功能。2023年,该县菌产业综合产值已达61.7亿元,带动12万民众人均增收2800元。

  在“冬早蔬菜之乡”“南繁育种天堂”楚雄州元谋县,建有集农业大数据采集、数据交换、预处理、数据分析与应用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大数据中心,引领当地智慧农业发展。

  “大数据的运用,有效提升产业链的整体运营效果。”陈埏卫表示,乐见当地特色农业取得更好发展。(完)

【编辑:李岩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非合作论坛第十七届高官会在北京举行

本届歌王争霸赛分汉歌组(桂柳话)、壮歌组及粤歌组(白话)三个组别,以单人单挑形式展开。比赛采用初赛自报家门歌、赞美歌,复赛出题对歌,决赛“三角灶”对歌的形式,以先唱后读的方式进行。选手们围绕“谋新篇、开新局、建新功”“乡村振兴”“壮美广西”等主题进行山歌创作并演绎。

五只“家麻雀”大通湖现身 湖南省鸟类名录添新成员

2024年是青藏、川藏公路通车70周年。12月5日,由西藏分社、青海分社和四川分社共同策划的“向天路 看发展——青藏公路、川藏公路通车70周年”主题采访活动在青藏公路起点西宁市正式启动。

(粤港澳大湾区)首届大湾区上市公司高峰论坛在香港举办

广东海事部门要求客渡船落实停航避风措施,做好旅客提醒和疏导工作。同时通过甚高频、监管指挥系统、电话、短信等多平台发布预警信息,对相关海域过往船舶及出海船舶采取“一对一”预警提醒服务,提醒船员加强瞭望值守,落实防御措施。

内蒙古扎鲁特旗广袤草原上的秋收图

永久基本农田,即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改变其用途,不得以任何方式挪作他用的基本农田。截至目前,我国实际划定15.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。

我国可重复使用火箭研制获新进展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